欢迎来到中国中医药网

水肿病人平时怎么样调护?

来源:www.ptede.com 2025-09-04

水肿在中医学里是一种容易见到的症状,可能由多种缘由引起,如肾功能不全、心脏疾病、肝脏疾病等。中医觉得水肿的发生与肺、脾、肾三脏的功能失调密切有关。因此,在平时调护上,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:
1. 饮食调理:第一应该控制水盐摄入量,降低或防止食用过咸的食物,由于过多的钠盐会加重肾脏负担,致使体内水分积聚。同时,可以适合增加具备利尿用途的食物,如冬瓜、西瓜皮等,帮助排出多余的水分。除此之外,应保证营养均衡,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,增强机体免疫力。
2. 适当运动:适合的体育活动能够帮助促进血液循环,改变新陈代谢,对减轻水肿有积极推动作用。但应该注意不要过度劳累,选择合适自己身体情况的轻度到中度强度的训练方法,如散步、太极拳等。
3. 调整作息时间:维持好的生活习惯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防止熬夜。中医觉得“肾藏精”,夜间是肾脏休息和恢复的最好机会,因此充足优质的睡眠对于预防和缓解水肿尤为重要。
4. 心理调节:情绪波动也会干扰水液代谢,特别是长期处于紧张、焦虑状况容易导致肝气郁结,进而影响到脾的功能,致使水湿内停。所以维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对防治水肿同样要紧。
5. 按期检查:对于已经出现明显症状的病人来讲,除去上述自我管理手段以外,还需要按期去医院进行有关检查,监测病情变化,并依据大夫指导调整治疗策略。

最后需要强调的是,在采取任何治疗方法之前,请务必咨询专业医师的建议,确保安全有效地解决问题。

相关文章推荐

09

04

2025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:中医儿科学

第一单元中医儿科进步简史细目1、历代儿科名家要素:扁鹊、巢元方、钱乙、万全细目2、著名儿科专著要素:《颅囟经》、《诸病源候论》、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、《温病条辨解儿难》细目3、学术思想要素:1.钱乙的学术思想2.万全的学术

09

04

2009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:中医妇科学

第一单元女人的生理特征细目1、内生殖器要素:1.胞宫的功能2.子门功能细目2、月经1.月经的生理现象2.月经产生的机理(脏腑、天癸、气血、经络)细目3、妊娠与产育要素:1.怀孕机理2.妊娠的生理现象3.预产期的计算

09

04

2025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:中医内科学

第一单元感冒细目1、概述要素:1.感冒的定义2.感冒与西医病名的关系细目2、病因病机要素:1.感冒的容易见到病因2.感冒的病机细目3、诊断和类证辨别要素:1.感冒的诊断要素2.感冒与风温早期的辨别细目4、辨证论治

09

04

2025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|针灸学

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1、十二经脉要素:1.十二经脉的名字2.十二经脉的分布3.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4.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细目2、奇经八脉要素:1.奇经八脉的名字2.奇经八脉的功能细目3、十五络脉要素:

09

04

2025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:中药学

第一单元药性理论细目1、四气要素:1.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2.四气有哪些用途细目2、五味要素:医学教育网整理1.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2.五味有哪些用途及适应证细目3、升降浮沉要素:1.各类药

09

04

遗尿在中医中主要与什么脏腑功能失调有关?

遗尿在中医理论中,主要与肾、膀胱、脾的功能失调有关。具体来讲:1.肾主水,司二便:肾藏精,主成长发育和生殖功能,同时也主管人体的水液代谢。假如肾气不足,不可以固摄下焦,就可能致使尿频、遗尿等症状。2.膀胱主贮尿排尿:膀胱为州都之官,负责

09

04

2025年中医执业医师《中医妇科学》考试概要

第一单元绪论细目1、中医妇科学概念及范围要素:1.概念2.范围细目2、中医妇科学进步简史要素:1.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主要著作2.这类著作对中医妇科学进步的要紧影响第二单元女人生殖器官细目1、外生殖器要素:1.毛际的地

09

04

2025年中医执业医师《中医儿科学》考试概要

第一单元中医儿科进步简史细目1、历代儿科名家要素:扁鹊、淳于意、巢元方、钱乙、陈文中、万全、陈复正、吴瑭细目2、著名儿科专著要素:《颅囟经》、《诸病源候论》、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、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、《幼幼新书》、《育婴家秘》、《

09

04

2025年中医执业医师《传染病学》考试概要

第一单元传染病学总论细目1、感染与免疫要素:1.感染的定义2.感染过程的表现3.感染过程中病原体有哪些用途4.感染过程中的免疫应答用途细目2、传染病时尚过程要素:1.传染病时尚过程三环节2.影响时尚过程的环境原因细目3

09

04

2025年中医执业医师《内科学》考试概要

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细目1、支气管炎要素:(一)急性气管|支气管炎1.病因和发病机制2.临床表现3.诊断与辨别诊断4.治疗(二)慢性支气管炎1.病因和发病机制2.临床表现、分型和分期3.并发症、诊断与辨别诊断4.治疗